您好!欢迎进入湖南瑞森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热线:0731-89872400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关于瑞森可 > 最新动态

仪器仪表行业成功案例之威胜集团(一)

作者:本站    来源:原创    时间:2017-06-15    浏览数:7771
        导语:威胜集团,作为国内仪器仪表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已将智能制造作为助推其发展的新引擎,也是该集团四五规划的重要战略行动之一。通过在其生产线上部署瑞森可智能协作机器人,威胜集团迅速抢占仪器仪表行业智能制造高地,向成为业内“能源计量与能效管理专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本文将聚焦威胜项目的概况,简述瑞森可公司与威胜合作的点滴,向大家讲述瑞森可智能协作机器人与威胜生产线共赢的故事。

        威胜集团急需改造其自动化生产线

        当前,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制造业的主要趋势。为加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国务院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加速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为威胜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核心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能源智能计量、智能配用电与能效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于2005年12月在香港主板上市。目前威胜产品已覆盖中国258个地级市及2731个县,出口至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业务联系,产品品质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2015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29.69亿元人民币,同期增长6%,实现净利润约4.24亿。

        集团现有员工3000余人,拥有专业的能源计量与能效管理技术研发团队,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00多名,其中硕士学历以上高级人才占40%。公司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多家高校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在行业内首家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公司每年将营业收入的6%投入到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以确保领先一步的技术与产品。

        威胜在集团未来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将“打造领先的智能制造能力”作为企业五大核心竞争力之一。能源计量与能效管理专家,是威胜集团一直努力的目标。简而言之,威胜想用高科技手段打造智能化的电表、水表和充电桩等个人或企业的能源计量单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早在2015年,威胜集团就设立专门的自动化部门,用于改造与提升其自动化生产线。

        对于智能电表的组装生产线,主要由四个环节的工序组成,即插件后焊、前加工组装、电表检测、后加工与包装等。四个阶段中,实施自动化设计与改造难度最大的为前加工电表自动组装。一是由于组装元件来料的品类多样性,使得组装形态变化较大,受组件一致性影响较大;二是传统自动化组装要求结构化环境下作业,对来料的位置偏差非常严苛,环境的随机影响因素导致自动化组装失败率较高。因而,使得自动化部署成本与难度进一步增加。

        威胜集团为满足智能制造需要建立专业的自动化部门,由易到难,在2016年上半年首先完成电表检测及后加工生产线建立与试产,但对于前加工组装环节,为寻求智能、柔性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两年多时间与多家国内外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供应商进行接洽和探讨,但由于智能电表自动组装存在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使得威胜的自动化改造陷入困境。

        瑞森可智能协作机器人解威胜燃眉之急

        2016年6月,由威胜集团牵头申报的“电力装备能源计量及控制产品智能制造新模式”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威胜集团智能电表及智能用电管理终端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经过项目评议与公示顺利通过审核,一举拿下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年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与“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威胜也是电表行业中唯一一家入选企业。

        2016年9月6日至7日,以“智造转型 湘约未来”为主题的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峰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本次峰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指导,长沙市人民政府、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主办,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执行。作为行业内唯一一家同时获得国家智能制造重点专项及试点示范的威胜集团将在本次峰会中将作为长沙智能制造重点示范项目之一接受来自工信部、湖南政府及与会嘉宾的现场参观与检阅。

        得知这一消息,威胜方面负责人既高兴又发愁,准确的说是愁大于喜。自动化检测线虽然已建成试产,但国内外多家电表企业已建立类似自动化检测线,智能制造的示范性意义并不强,唯一的一台工业机器人仅用于简单的上下料作业,围栏中的传统工业机器人在业内的应用早已不是新鲜事,何况面对前加工组装的自动化行业难题,依然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这样的情况并不能在行业乃至全国具备示范引领效应。

        2016年8月初,离峰会召开不到一个月。威胜方面突然想到前期了解过的两款智能协作机器人,具有安全、易用和快速部署等特性。威胜方面负责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与湖南瑞森可机器人公司进行初步沟通,在仔细了解、研究威胜需求后,瑞森可公司高层迅速与威胜高层对接,快速确定,由双方合作,在一个月时间内,建立国内外电表智能协作机器人自动组装示范线。

        历尽艰辛,举重若轻,第一期项目完美竣工

        其实与瑞森可机器人的接触早在2016年3月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双方并未进行深度的沟通与交流,瑞森可公司在早期的交流与沟通中,对于将机器人部署在仪器仪表生产线上持积极态度,但也深知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不小。对于威胜而言,短短的接触无法判定这个呆萌的机器人能否为现有纯人工的前端生产线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再加之智能协作机器人在当时还是一个较新鲜的事物,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固然是机遇,但伴随而来的也有风险与挑战。

        对于临近交答卷的前期,面对貌似无法突破的瓶颈,将信将疑地威胜公司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请瑞森可公司来改造他们的仪表前加工组装生产线,若能在峰会前完成初步改造,将购买生产线上作业的机器人。

        对于瑞森可公司来说,这是难题,也是考验,更是让市场认可与接受的机会。毕竟,来自美国麻省理工的瑞森可智能协作机器人拥有显赫的出身、创新的理念、领先的技术,这些都毋庸置疑。但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并不长,市场认知、认可与接受的程度并不是很高。而且,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方案设计及部署时间,真的来得及吗?

        这个项目得到了瑞森可公司高层的高度重视,公司连夜成立项目组,讨论机器换人的可行性,研究改造方案,调用机器人进入威胜生产线,集成同事连夜加班加点安装调试……项目组同事从接受任命的一刻起,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担与责任,谁都不敢懈怠,但谁也没有怯场,因为我们对机器人设备对自己充满信心。


        从底盒上料除尘到端子排上料组装,从上电测试及扫码到上盒上料组装,再到最后的载波上料组装,5个机器人工位的成功应用与现有生产线工人工位的完美融合终于打造出了国内首条国网单相表智能制造示范线,由于融入了瑞森可智能协作机器人,进一步实现了自动化柔性组装,是当时也是目前国内首条电表生产企业中组装工序最多、兼容产品类型最广、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协作机器人生产线。这条生产线的正式投产运营,成为9.6峰会最亮丽的风景线之一,也是瑞森可智能协作机器人在仪器仪表行业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威胜收获名与利,瑞森可成就仪器仪表行业典范

        威胜项目第一阶段的成果在9.6峰会上赚足了鲜花与掌声。峰会代表团在对长沙多个智能制造企业的参观中,对威胜集团的自动化生产线与瑞森可智能协作机器人印象最为深刻,同一时段媒体的报道也都聚焦于此。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部长虽未亲临威胜生产线现场,但在湖南智能制造研究总院看到了模拟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瑞森可机器人,对于瑞森可协作机器人已在威胜集团的仪器仪表生产线上得到实际的应用,倍感欣慰。他表达了对安全、易用、实用的瑞森可智能协作机器人浓厚的兴趣,觉得这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趋势,并盛情邀请瑞森可机器人参加10月底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机器人大会。


        一时间,“威胜”、“智能制造”、“协作机器人”成了行业甚至全国智能制造的热词之一。随着时间的发酵,威胜的自动化生产线逐渐声名远播。


        自峰会后,威胜与智能制造因瑞森可智能协作机器人结缘,由瑞森可自主设计的智能协作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也成为威胜对外宣传的名片与明星工程。

        2016年11月,中国制造2025调研行来到威胜集团,对威胜自动化生产线及瑞森可机器人赞赏有加,环球资讯广播等媒体发文在微博引发热议:“有了机器人加盟,以前需要71人的生产线现在只需14人。干活不出省,电表却卖到了全世界,从印度印尼到墨西哥”。

        2016年12月23日,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现场会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在长沙召开。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一行调研湖南智能制造项目,亲临威胜集团参观该自动化生产线,并给予高度评价。


        威胜集团对瑞森可智能协作机器人非常认可,对未来智能制造布局也充满信心。“以前20个人连续作业一天才能完成5000台电表,现在5台机器人8小时左右就能完成,生产效率提升了45%,人力成本降低了50%。”集团生产中心主任廖前忠还表示通过对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而威胜公司副总裁兼运营总监郑小平对外宣称,目前集团计划再投入1.59亿元进行智能制造升级改造,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资讯化系统全覆盖的数字化工厂。

        携手共赢,第二期项目再出发

        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助推威胜集团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威胜集团四五规划的重要战略行动之一。按照集团智能制造战略方案,预计在未来三年时间内,充分利用长沙麓谷威胜科技园、湘潭九华电气产业园的10万平米生产场地,累计投资人民币1.59亿,涉及计量、电气、研究院等板块的生产改造、智能生产线/车间建设。

        为加快推进智能制造项目的建设,鉴于9.6峰会良好的宣传效果,威胜集团在2016年9月8日便发布了公开招标出口车间机器人自动化组装线项目的公告,并定于9月15日公开招标。

        2016年10月11日,瑞森可公司不负众望中标,开启了第二阶段的合作。与第一阶段时间仓促相比,第二阶段的合作时间相对充裕,但难度系数却增大了许多。

        日夜奋战,再创一个奇迹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胜利,考验是机器人本身的价值与团队的战斗力的话,第二阶段则是对公司系统集成方案的全方位考验。

        说实话,用机器人取代现有人工工位,也就是简单的“机器换人”其实并不难,真正的难点在于整条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也就是系统集成方案设计与实施的能力。这不仅离不开机器人本身的优势,而且对于集成研发人员来说,如何将智能协作机器人与生产线完美融合,使得机器人与人相得益彰,充分发挥出智能协作机器人独特优势,是一项难度系数极高的工作,特别是面对仪表行业前加工组装这种业界自动化难题上。

        瑞森可公司在2016年底正式开始第二阶段的合作,计划在一年内完成项目工作。但自接手项目起,瑞森可公司重新组建项目组并明确负责人,希望尽快完成项目工作,同时也尽快为行业自动化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组在接到任务的时候,已临近农历新年,同事们来自五湖四海,尽管春节长假是辛苦一年后难得的与家人团聚的假期,但项目组同事们依然牺牲了一部分假期,紧锣密鼓的开展工作,希望项目能有突破性进展,尽早完成任务。连威胜的员工都说,瑞森可的同事们,太敬业了!

        截至今年4月底,威胜第二期项目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新的生产线进入试产运行优化阶段。
分享到:
本文TAG:  

相关阅读:

  • 瑞森可机器人公众号

    瑞森可机器人公众号

  • 瑞森可机器人视频号

    瑞森可机器人视频号

用户反馈
Copyright © 2015-2023 湖南瑞森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湘ICP备16011679号-1
技术支持:竞网智赢
0731-89872400